加强理想信念教育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、组织先进典型评选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、开展道德失范治理、营造良好道德风尚、涵育文明淳朴乡风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……西安市2020年公民道德建设重点工作的明确,为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的贯彻落实提供更具实践气质的“落地”指引,也为市民道德素质加速养成、城市文明程度加快提升注入铿锵节奏。
人无德不立,业无德不兴、国无德不威。无形的公民道德,是城市形象最给力的硬支撑。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,作为新时代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,在拥有厚重悠远的崇德向善之风的西安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有着独具特色的优势和基础。疫情防控斗争里众志成城、大爱无疆的感人画卷,复工复产中八方协同、共克时艰的生动答卷,已经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务实展开,提供了更具民族精神、时代气质和西安格调的“肥田沃土”。
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,需要公民道德建设更加务实戒虚、守正出新。时间不等人,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铿锵实践,呼唤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之同频共振。在迎十四运、建文明城的浓郁氛围和激情节奏中,每一名党员干部、市民群众都责无旁贷,只要牢牢把握重点,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,于无声处春风化雨,在“活动”中凝心聚力,把公民道德建设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转化成给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、办贴心事的具体行动,把关爱空巢老人、“筷”行动文明餐桌、好人线索征集等每一项安排,都转化成为市民解忧、为城市添彩的载体、平台和契机,就一定能够生发出以文化人,以德育人,以情感人的集合效应,进一步形成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的市民道德生活常态。
必须强调,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的,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,离不开“和风细雨”式的教育倡导,也必须有依法依规的有效治理。西安今年明确要扎实开展“失德失范七项重点问题”专项整治,综合运用经济、法律、技术等手段,加大对暴力伤医、网络诈捐、高空抛物、放养恶犬等行为的惩治,即是德法相济、惩恶扬善的治理安排。不破不立、不塞不流、不止不行,对群众深恶痛绝的某些失德败德甚或突破道德底线、损害公众利益和城市未来的行为,从来没有也不会一味和稀泥、说好话、玩“中庸”,听之任之、一推再推、“假装瞧不见”。只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为依托,让法律法规和道德规约“长牙”“带电”,持续不断地给以精准施治,同时不断弘扬正能量,让一个个“西安好人”成为千年古都的亮丽名片,就能不断扩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卓越成绩,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加深入人心、凝心铸魂,这将让我们的城市家园更美丽更文明更宜居。